2023年丨案例41丨这些“高考”骗局千万别信!

来源: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2023-09-06 17:03:42   

近年来,常有不法分子打着高考“降分补录”“发放助学金”等幌子借机实施诈骗。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,明辨诈骗手段,识破高考骗局。

“免试入学”骗局

在招生录取诈骗中,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打着与招生机构有“内部关系”、“特殊渠道”等幌子,声称可以“特批”,换取“内部指标”、“点招名额”或“计划外指标”等,向考生和家长作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”的虚假承诺。他们会通过伪造文件、印章,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,假冒“××招生信息网”或“××高校招生网”,假扮高校招生人员,向家长索取“定金”。一旦家长轻信骗局,转账汇款,等到的只能是伪造的通知书,或是直接被骗子拉黑。

防诈提示: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对社会公布。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,也不存在通过内部关系花钱录取的好事。凡是以招录为名收取保证金、录取费的短信及电话,切勿轻信!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。

“志愿填报”骗局

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,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,收取天价咨询费。

防诈提示:所谓的“内部大数据”纯属造谣。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,等待学校官方通知,对于社会上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要提高警惕,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。

“助学金”骗局

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,自称为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员,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或奖学金,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续费,实则是骗取资金。

防诈提示:考生及家长如果接到自称高校、教育、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电话,声称要发放“国家助学金”“助学扶助款”时,切勿抱有侥幸心理,应及时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。

 
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2023年丨案例40丨及时劝阻可疑境外汇款
下一篇:2023年丨案例42丨警惕“职业取款人”转移涉诈资金